老郭與他的夥伴們 10 – 溫哥

老郭與他的夥伴們 10 –

溫哥

溫哥打從1991年就跟我走過馬博拉斯橫斷,馬西稜腳踝扭傷,最後那顆喀西帕南山硬是不給他上,我以為將會失去一個好伙伴,事實不然,上班場所受傷後溫哥溫了十年,打不死的溫哥又重出江湖,主動報到,令老郭驚喜不已。往後十幾年到現在,溫哥一直陪伴著我,任勞任怨的寸步跟隨,不離不棄的幫我助我,元月的南湖,頻臨氣盡的溫哥,居然還可邀我6月再來,不怕我這拖油瓶,不嫌不棄對待,滿懷的激情,眼眶淚水不爭氣一直打轉。溫哥、阿福與銘貞一樣,從小就不是善類,個性強脾氣火爆,但卻富有同情心,今天的這個樣子,我想是〝山〞給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吧。等攝當時,是看不到夥伴的,能有些影像留下來不容易。溫哥跟我這麼多年,當然有很多故事,就在附檔中一一道來吧,溫哥跟我這麼多年,拍得又比我好,雲峰中,溫哥是老郭唯一可稱高山攝影徒弟者,可是他又不正式加入小隊。老郭百年後,您要找老郭拍過的片子,找溫哥就對了。

圖1:1991.4.溫哥過烏拉孟斷崖,即將面臨雙圓木並排的溝狀深崖,這,就要深吸口氣,一腳跨過,跨不過就會掉下深崖的決定性一刻。同時,這崖我們是由右邊縮肚面崖,寸寸螃蟹步移過的,每個人都會嚇出一身冷汗。當時,馬博拉斯橫斷還是高級路線,路基窄,香清禿枝多,外傷藥必備,無屋無儲水桶,走來艱困多了。此趟,溫哥馬西稜腳踝扭傷,考慮出程尚遠,最後那顆喀西帕南山硬是不給他上,多年來多次詢及,並無遺憾,方才寬心。

圖2:2001.5.23.南湖北山。倏忽遺憾馬博10年過去,溫哥突然又出現,令老郭驚喜不已,1998〜2003這五年期間,為出版美貞紀念攝影集,不知來了多少趟南湖中央尖山,有溫哥加入,老郭輕鬆不少。已是5月下旬,北山叉路附近玉山杜鵑才盛開,而南湖主稜還含苞,這也記錄了地球暖化的影響度。

圖3:2002.2.17.冰攀南湖劍溝。目標是南湖日出,天未亮,兩個傻瓜循腳印劍溝冰攀,暗暗天色不知狀況,天一亮,嚇得直發抖,心裡一直滴咕,這一閃失還得了,真的十五才能到家,不過,金黃陽光普照雪地,景與色一等一。

圖4:2002.2.17.天色大亮了,否則這冰、雪、岩如何通過,真的是如履薄冰,下一個岩壁是拖著背包,才能低身通過的凸懸岩,那就快上三角點了。

圖5:2002.2.17.上到了山頂,挖出三角點與墓牌,開始工作兩小時,才想到來張合照,看看兩個傻瓜的得意照,哈哈,溫哥臉比我還圓哪。前一天阿山才來過,他們三人摃龜,僅隔一天就差如天地,此趟所拍用很多。既晴且朗,濕度應不及30,乾燥到無法呼吸,兩個傻瓜居然做出不可思議的決定,即刻衝回家,到現在還後悔那。

圖6:2002.2.17.主東叉路。一面拍一面衝,居然天暗前回到登山口。哦,還有一件事忘了,陡峭劍溝尚未到山頂就猛拍,空間既陡且狹窄又危險,放一邊的6*4.5相機不小心滾下崖溝,呆呆目送看著他滾下去,還不及說再見,就直抵千尺溝底,那可是南湖溪哪,到現在還幸慶人沒去追,否則老郭早就無緣為您們寫回憶錄了(阿,其實是日本傻瓜鏡頭五年就不佳了)。

圖7:2003.10.16.三傻走能安。就著造林工寮僅剩三片木板,舉杯慶祝脫離萬大南溪颱風暴漲威脅。話說前一年,水鵬相見恨晚的找上雲峰遇見老郭,展演三年的高山攝影緣分,這一趟,老郭擁左右護法。在白石山頂一確認颱風來襲,還拍得很高興的我們,即刻收拾逃命去,豪雨無情的淋,狂風肆無忌憚的吹,途中已力竭,還是死拉活拖的給溫哥拉到破爛山屋,又得到益哥義不容辭來接(此檔已潑 6-水鵬專輯),我們才得以安全過關。

圖8:2005.4.5.畢羊四天縱走,於新闢羊頭道上。畢羊四天,不但給人笑死,而且浪費生命,但對於在高山攝影,我們常這樣安排(突然想起因壞天氣排一天要走完的山難)。印象最深是全程好天氣卻摃龜的–畢祿無雲,羊頭濛濛,與搭營羊頭三角點的往事。

圖9:2005.5.29.芃芃溫泉。結論是—夏天不宜泡溫泉,熱上加熱,根本泡不得也,我們採取的方式是頭泡冷水腳泡溫泉。

圖10:2005.8.29.三傻奇北曬太陽迎日出。這樣電燈泡的日出,我們根本沒興趣,所以玩起合照,比比誰壯觀。

圖11:2007.7.14.小奇萊攝台灣百合。此檔已潑〝群玉山群-C集〞

圖12:2007.7.15.奇萊花。固執的溫哥,還在用傳統135底片機

圖13:2007.10.27.溫哥用手遮逆光。逆光會降低清晰度,產生光斑。

圖14:2007.10.28.第N趟追尋、等待畢祿山失落的北一、二N條支稜起雲。如此大晴天,多少人盼望的天氣,失落的溫哥仰望沒有白雲的藍天。

圖15:2007.12.29.溫哥拉繩陡降品田V型谷。

圖16:2007.12.30.極限冰寒的O型剩稜,真的是這〝剩〞字,因為我在這條稜上拍過太多好東西,剩下就不多了。這趟受盡凍寒之苦,卻是一趟摃大龜之行。首先要很小心清除品斷踏階硬冰,硬冰滑不溜咚,一踩就沒命直下塔克金溪底了;裝備齊全的兩傻,乖乖站立冰雪寒風的雪北,給雪山稜戲弄了六小時,明明很有希望雲開霧散的,卻就是老差那麼一點點;再來是第一次體驗了八千米高地無法呼吸到空氣實況,於凱蘭特崑稜西麓,雪深及膝,移步已困難,偏偏十級風壓迫著冰寒身軀,喘不過氣也吸不到氣,就要掛了,苦不堪言,轉個彎換東麓,風完全沒了,也溫暖許多,手不凍身不寒,呼吸正常了,兩面就像天堂與地獄。

圖17:2008.5.26.霧中溫哥將抵觀高。可是這不是我們今天的終點,地上白花是海螺菊。這是一趟值得大書特書的行程,非常辛苦但值得,非常拚命所以拍得完整,因老天爺的憐惜,所以豐收滿盈。話說老郭非常看好2008的杜鵑花季(當然是2007年底就看好的),約了溫哥同行,來了一個不知死活的銘貞,觀察好的預報是說我們會有兩個較穩定天氣,於是前兩天內我們一定得到秀姑巒山頂,等著日出四小時內的拍攝時機(秀姑杜鵑兩個工作天我也拍不完整),死拖活拉大雨中回頭看我那兩個猛將,疲累程度不亞於老郭,心很不忍那,但沒辦法呀,秀馬杜鵑要拍完整,就得拚,天氣與行程規劃一模一樣, 感謝溫哥與銘貞,還有老天爺。

圖18:2008.5.28.溫哥拍攝繁花盛大開放的玉山杜鵑,於秀姑巒山頂。此時才08:30,四周雲霧已經開始圍過來了。

圖19:2008.5.28.銜花而行的溫哥。一如預約,AM05〜到09,老天爺只給我們四小時。雲霧圍攏過來,到沒展望,我們就收攤走人,這趟幾乎都是這樣,雨中走路,晴天拍照。梅雨季節的中南部山區,一星期行程拍10小時,已是豐收了,所以秀馬杜鵑您很少看到拍得漂亮的。隔年我退休了,雖然知道2009年花況不好,在鐵路幫李龍雲相陪下,呆了十天,但所拍就差多了。

圖20:2009.9.22.溫哥於能高主山。能安、安能、又去回,我倆躑躅道中不知凡幾,老郭讚為世界級的縱走路線。

圖21:2011.8.19.合歡道上。八月,我已決心開刀,心中無限惶恐,萬一失敗,從此與鍾愛一生的高山就bye-bye了,溫哥背了重裝來會,共宿合歡主峰。

圖22:2012.5.24.早上不到八點,溫哥得趕回上中班,揮手致意。開刀半年,我已四次來到合歡拍玉山杜鵑,2012花況特佳,溫哥陪我主峰、東峰過了兩個夜晚,他得背兩套哈蘇與腳架、兩個睡袋、其他吃喝拉灑的一堆,非溫哥,還有誰願意。

圖23:2000.11.26.溫哥、阿福、小郭與我的南湖中央尖道上。這是一趟豐收之旅,溫哥決心購用哈蘇相機,既晴且朗,要雲有雲,所有攝影條件俱備,令我們陶醉南湖中央尖山迷人懷抱中。只是有一小插曲,叫阿福回來連續吃了三個月米飯才有感覺飽。話說,五月與阿山來拍玉山杜鵑,預藏六公斤米,本來我要拿到外面藏的,阿山建議說,爬進去床鋪底下,又有石頭壓著,萬無一失的啦,如是還給挖了,只好認了,11月剛到南湖山屋(此時仍鐵皮屋),拿出饅頭餵酒紅朱雀,爬進床舖下找米,摸搬挖半天仍找不到,衝出去把朱雀啄了一半的饅頭搶回,靠它過了兩天,中央尖山頂就一粒米也沒了,只有一些泡的,飢餓四天的米食主義者阿福,如消了氣的汽球,回來連續吃了三個月米飯,才有感覺飽。

圖24:2000.11.30. 溫哥、阿福、小郭與我搭營中央尖山下方百米,草原與灌叢交接的空地上。這裡距山頂最近,等待日之出落最方便,我們在此享受了登山最高境界,第二次拍到由中央尖山展望。仔細看到前面的腳架嗎,那是重達四公斤的G牌,由溫哥揹上去,七年後秀基揹回,整套讓給了楊文章。

圖25:2000.11.30.欣賞一下我們溫哥的笑容。怨嘆此時只有135可拍,回來後就買了全套哈蘇,就此跟了老郭又十幾年了。這裡135拍的有得獎哦。

圖26:2002.5.25.倒走北一段宿中央尖山者合照,美芳沒上南湖大山來。這趟中央尖山就關起門來了,不過我還是有拍到霧中的杜鵑。

圖27:不知那一趟,攝溫哥於品斷第二段。

圖28:不明年代去拍紅毛杜鵑,攝溫哥於桃山下方。

圖29:2013.01.14.溫哥坐賞遠山雲來。三個山莊的夜晚,五度光臨大山,日日晴天,晚晚星空,卻硬是摃龜,空等著雲來遠山朗,這是一個零下八度C酷寒嚴冬。溫哥陪我至少在此度過五個夜晚,20次以上來此等待日之出落。唉,想到這趟感觸蠻多,如篇頭所訴。5D2攝

圖30:卡賀爾印象。我與溫哥經過這裡無數次,印象最深有兩次。一次由屯原直接幹到這裡,望著水鵬立帳高高山頂,兩人腳都軟了;一次走來回,已是滿盈的行囊,還貪心的搭帳於風口的這裡,說是等著日之出落,當夜強風吹得U-300雪地帳直扣額頭,豪雨四處亂竄,帳內的我們無視於衷,認識了U-300的厲害,天一亮,什麼日之出落,狼狽即刻落跑才是,天池山莊吞了正一莊主一碗飯,回到屯原才正午時。

圖31:圓潤的溫哥–攝於2000.11.五岩峰,645底片掃描

天上又掉下來一片回憶,端詳這檔俯視的溫哥,笑到噴飯,圓圓的臉大大的頭,戴上頂小小帽子(是頭太大而顯帽子小吧!),比之現在標準身材,帥帥的溫哥,我想是登山攝影所賜予的,因隨時得應徵召跟拖油瓶上山,要維持一定的體能所帶來的副作用。(也不是啦,運動是從小以來的習慣)

圖32:這張6*4.5正片找了很久,今天整理交稿文件,突然跑出來了,原來我太喜歡這張,所以把它藏了起來,真是得來費了好大工夫,溫哥是我高山攝影很重要的夥伴,這檔人、景、情境俱佳,這是一個得天眷顧,獨厚的中央尖山日之出落。 –感謝溫哥、阿福、小郭–

本篇同步發表在老郭臉書,歡迎來留言交流討論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