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歷程〜09 南三段,出丹大林道 (第一次) – 由無雙縱走六順山

1987/03/28-04/04

行程簡介

倏忽已是25年的事了,時空轉換,山林變遷,媒傳塑造的社會風氣轉變,冒險犯難的精神萎縮了,爬山像過街老鼠,百岳風潮式微,這條長程縱走路,丹大到六順山,幾已荒廢箭竹芒草中,荊棘薔薇阻道,步道淹沒雜草灌叢裡,步步難行也,幸好,東郡大山挺立其中,百岳健將不得不來,丹大橫斷還算徑明路清,不過,山林變色,林道崩塌,主縱走稜雖沒什改變,但行車距離越來越短,上達主稜不容易,爬山這回事,媒體加火醜化,燒掉了僅剩那麼一點點的冒險精神,刁民難搞,官僚風吹草動就封鎖,山,越來越遠,親近山,越來越不容易,光入山,就甚且比戒嚴時期還困難,尤其在國家公園範圍內。

山,還是要走的,它是精采台灣的一份子。

紀錄/攝影:郭英豪(打從開始,就有寫紀錄習慣,附檔為負片洗照片再掃描。)
打字:丁珮玲
參加人員:劉金龍、陳貴生、郭英豪
山胞:伍保林(東埔村一鄰十八號(042)701191、柯進平(東埔村一鄰三十二號)
費用:TWD $8838/人(這88跟今天的88差很大的,傷很大)

★:黑字:當時紀錄 │紅字:2012/10 加註

日程概略

行程記錄

前一天:1987/03/27(五)

圖1:我們的合照,柯進平攝影。

前幾年還遇到伍保林揹負跌下八通關古道的朋友下山,依舊神勇,工作與興趣結合,劉金龍得願考入雪霸國家公園服務,如魚得水,官位扶搖直上,陳貴生搞紅十字會,回味一下25年前的夥伴樣子,看看年輕的自己,大家都還好。

第一天:1987/03/28(六)天氣晴

水里C0→郡大林道45.4K→烏瓦拉鼻溪→無雙吊橋→無雙部落→最後水源獵寮C1

郡大山37K叉路口(37K為一平台彎道,37K叉路為支線,轉入很大的台地,設有福利站、工作站、住宿區,為當時郡大林道重鎮,那時登郡大山的起登點,現已道毀站棄,現在登山口為32K)觀高66.7K(我可搭材車直接到觀高過哦,第一天就登八通關山後,直登白洋住宿,惜乎那次秀姑巒山雪太厚過不去而轉。)

圖2:郡大林道45.4K登山口攝無雙山,櫧山隱約出現無雙背後,高掛天空的重重山稜,沒嚇到我們,這條路上或下都辛苦哪!

車車直達45.4K登山口,羨慕嗎,當期,林道暢通無阻,因尚在伐木中,玉山國家公園甚且32K以上沿路作排水溝、構築防土牆、鋪碎石,聽說郡大林道要保持暢通到觀高,現在哪,連觀高、八通關古道都保不住,林道只剩部份路段碎石尚留遺跡,就是當時偉大構想的殘留。

無雙部落那時就已是甘蔗園,不過還好,無雙部落到最後水源也通行無礙,1990年起整路就芒草遮天蔽日,躓礙難行了,一直到2003的三月大雪,芒草全凍死光後,這段路才變好走,不過,塌崩變多,無雙部落也變成我們稱〝三腳貓〞的植物與毛地黃的天下。

水源沒變,只是溪溝變寬了。

最後水源獵寮,第三次就無痕跡,水源小溝兀自不絕,也沒擴寬。

第一天行來快速、輕鬆。開玩笑,三個請兩個哩,林道暢通,加上年輕(其實,雖年輕,打從開始爬山,我的揹負力一直不好)。

第二天:1987/03/29(日)天氣晴

最後水源獵寮C1→無雙山基點峰→無雙與櫧山間鞍部營地C2

不到五小時就重裝登頂無雙山,厲害吧,都是摳摳發的功啦,三顧強登無雙山,嘿嘿,這一次最快,可惜給PODA擔擱4小時,翻越不了櫧山,無益行程。

此營地為一草原斜坡,無水,由小小分散稍平地組成,這營西邊尚有一營,記為3100M營地,展望較佳,此兩營十數年來無登山隊伍利用,已長滿高密箭竹。
此水源為山壁滲出,無明顯山溝可循,更無路徑,且長滿箭竹,非登山人可得。

第三天:1987/03/30(一)天氣晴,風和日麗

無雙與櫧山間鞍部營地C2→櫧山→本鄉南鞍→東郡西翼營地C3

     (此水池稜線森林邊界是看天池,山豬打滾泥浴池,泥土味很重)

     (此池積水耐較久,為一頗大的凹地,為營也頗佳,四周短草,草叢內找水機率更大)

     (此數處都沒看過有積水)

    (此水我下去取過水,糞便臭味頗濃,疑有黑熊,不宜一人單獨下去,水量小)

第四天:1987/03/31(二)天氣晴,風和日麗

東郡西翼營地C3→東巒大山→東郡西翼營地→丹大溪C4

    (第一次就對這段草原風光有印象)

圖4:看看玉山的積雪,草原上群峰擁主峰,如是雄偉壯觀,印象深刻。

圖5:群山擁簇,很多年後才知這金字塔的山峰叫〝馬利加南山〞,之後,特意安排在那山頭度過至少兩個豐收的夜晚。

圖6:東巒大山攝卓社大山。

圖7:東郡大山西翼營地,屋式帳,山坡雪,古老的年代。

都已要四月,東郡大山足球場尚有雪跡,一大片佔居北邊,另一片橫陳眼前,擋住了去路,也有一番驚險演出才通過。

圖8:這中央山脈最高地壘,是吸引九訪東郡大山的原因之一。你看,四月的秀馬山區積雪還這麼厚,地球的暖化不是亂喊的,有圖為證。

只是很奇怪,後三趟只見水鹿,沒再見到山羊。其中原因,請看阿慶提供的報導:山羊得病,數量銳減當中(公視:我們的島)感謝阿慶!

     (奇怪,沒發現獨立圓柏)

郡東到望崖,劉金龍遺失相機,雖已約請山胞回頭找,咱等無心前行,邊走邊停,直到山胞傳回找到帶回了,方才一掃陰霾,直下丹大溪源。

丹大溪源非常美麗,叫你了然喔!原來滔滔江流即始自如此涓涓細流。流水,流動的水,就像血流在我們體內流動,你可以感覺得到,你一定有所感覺。源頭,一切的開始,是那麼原始、清純寧靜的令人窒息。清新,是那麼的純潔。源頭,是一切的開始。是夜,我醉了,醉在丹大溪源裡。一切的一切,良深良深…(這描述有一點嚕哩巴嗦)

標準快速的踩三角點行程。記得也是走走停停,時常要等PODA。

第五天:1987/04/01(三)天氣晴

丹大溪營地C4→義西請馬至山→內嶺爾山→太平溪營地C5

     (那時就已沒縱行稜上了)

圖9:山腰過斷稜東西上稜攝九華大崩壁,天蘭可南與東郡大山強出頭。

     (此段走北坡下溪再上溯,現已完全沒路跡,也沒比現在路徑便宜)

        猶記得不敢跨越的那一步,還是柯進平來拉扶一把救了我,那驚惶表情還時而環繞眼前,真是菜鳥。

第六天:1987/04/02(四)天氣晴

太平溪營地C5→丹大山→水晶礦區→大小石公→關門山前2560鞍紮營C6

圖10:丹大山展望馬太鞍溪谷,討厭的三月天,遠山已濛,否則這展望是非常好的。

圖11:此稜連遠山都變矮了。

        彼時,這段稜就已不好走,每個摸上關門山的,都灰頭土臉,褲破衣殘。

第七天:1987/04/03(五)晴轉陰,晚霧雨

2560鞍C6→關門山營地→關門北山→六順山→小溝營地C7

        嘿嘿!兩天半就從丹大山過來了,厲害吧,看過2009年阿國的紀錄,此路段已變成十足的探勘路線,尋尋覓覓的跌跌撞撞五天,才顛躓狼狽的抵達丹大山。

第八天:1987/04/04(六)晴轉陰

小溝營地C7→蔡家果園→上丹大林道柴車→水里→回家

     我們這次的縱行,幾乎全程都是好天氣,但就是沒拍到好照片,那時我已用NIKON-FM2相機。三月天是灰塵天,西伯利亞沙塵暴時而空襲,整天灰濛濛的,氣得發誓以後三月天不登高山。

丹大林道已道封路鎖多年,現在得假借各名義,由萬榮林道進出六順、七彩湖,可憐呀!爬個山得撒個謊,進出自己的家得像個小偷。

附錄

老郭的九進東郡大山紀錄—2012.建立

無雙上,六順出,三請二,阮榮助落跑,整路大晴,但遠山濛濛。NIKON-FM2,50mm+80-200mm鏡頭,拍負片。

無雙入,六順出,長壽、阿滿、漢文、銘貞、林煌榮,共六人,林煌榮於六順完成百岳,東郡大山日出壯觀,三十幾年來僅此一次,可樂安與天南可蘭間,獨立標高山頭3410M驚見大群長鬃山羊。NIKON-FM2,柯達KM25度幻燈片,大豐收。

無雙入,東郡去回,帶謝江松,請伍玉龍當PODA,玉山杜鵑初開,東郡大山者還在睡覺,僅東巒、宇達佩鞍部一顆半開。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,NIKON-FM2,柯達KM25度幻燈片,梅雨晚到全程大晴,大豐收,可惜玉山杜鵑失之交臂,1998年雖有企圖,卻狼狽空手而歸。

謝壁如、劉榮增、邱創煥、張德秋,首由東部瑞穗林道入,經國勝工寮,重裝過丹大山,32K後由老登山口入(大理石車道盡頭,大轉彎右續車道,左循小支稜下行)。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,NIKON-FM2柯達KM25度幻燈片,應該拍得不錯,可惜大部分好像遺失。

雲峰最強時,黃文彥、張淳傑、陳朝榮、彭永福、鄧恩潮、范良煇、韓郁琪、王裕協,宿天南可蘭西偏北3410M草原山頭~臉盆裏的金光戲,阿煇天天抱著壓力鍋,舔得明鑑照人,人民公社配飯吃,一天六兩的量哩﹗東郡時還跟別隊要米,米,當然沒要到,人,倒成了好朋友。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,NIKON-FM2柯達KM25度135幻燈片,KM25度底片寄日本沖洗部份遺失,不敢再用。全程好天氣,拍得好,使用頗多。

老仔、蒲仔、楊吉春、黃文雄、王漢文、蔡振華,車還可到32K,斷稜東西遇下雪,踏雪登東郡大山。裏門山與山羊相視十幾秒,山羊傾頭不解的看著我,往後,沒再看見山羊,水鹿替代山羊出現了。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、徠卡mini-lx135相機。

英子、黃文雄、瑞雲、美貞、陳立賢、蔡秀基、朱英河、張淳傑、共九人,九天十夜雨,玉山杜鵑無,紅毛有,4*5槓大龜。

十四人,桃園長青,已潑部落格(延伸閱讀),莊訓釘、楊文章、彭二郎、林進郎、連全雙、李龍雲、李復興、王惠煦、鄭肇慶、羅士軒、羅潤枝、湯錦梅、邱雲峰。12天,一是崩崖,二當然為較充裕時間攝影,補足了前幾趟沒拍好段落,一趟大豐收之旅,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、645sw120相機、徠卡mini-lx135相機。

八人,已潑部落格(延伸閱讀),莊訓釘、彭永福、江新松、徐月貴、陳惠貞、賴長妹、劉禎,劉禎無雙完百。上次拍到的這次全摃龜,可樂可樂安營地大雪,逃命郡東與東郡鞍。哈蘇120相機,富士RVP50度幻燈片、645sw120相機、徠卡mini-lx135相機。

Author

關於攝影,即不用也不會一些技巧,驚覺自己是登山人而不是攝影者,乃以登山人的眼光與感覺,拍攝當下所見,但為表現質感,我用哈蘇,甚而林好夫;為晨昏光影,我會趕早摸黑,常而紮營山頂;為等待那決定性的一瞬間,我會佇立強風中,堅定的忍受冰霜凍寒;為畫面的構成,看書、看展,摸索觀摩,不斷思考檢討;為時空的淘取,而修練內在美的文學養成。 向高山尋求人文的東西,挑戰將有多高,那裏盡是美麗風景,誘惑你的眼光,啟蒙你的心思,身處大山大水,只管溶入享受吧!放鬆心情,用眼去看,用心去想,心眼契合處,乃無窮天地,用耳去聽,用鼻去聞,綠野清風,都是有味道的,用身體去感覺,豁然開朗處,即是人文最迷人之處。 探索山所帶給的人文哲理,而人文,乃所有稱之為藝術的歸宿,有了再出發的方向,為台灣高山走天涯的行腳是不會停止的。

error: 本站內容為郭英豪版權所有,禁止複製使用!!